“家里出大事了。”
最近火上热搜的这则视频,有点子幽默。
(资料图)
原来,博主所谓的“出大事”,是未婚夫要去医院捐精,而且还失败了。
“肥水流了外人田。”也许是小情侣之间的打情骂俏吧,但是咱们旁观者听来多少有点“咯噔”了——“你的精都给别人了,之后我们家用啥呀?”
一番讨论之后,她还是被未婚夫的满腔热血所打动了。
在男方看来,捐精是高尚的行为,可以挽救家庭,“繁荣一个民族、和谐一个社会”,所以他实际上是在“为国捐精”,女方应该理解并且支持。
当然,未婚夫也直说了,他看重的另一点是,如果捐精成功还能得到5150的补贴和价值1500元的免费体检。
然而,当两个人满怀着做志愿服务的憧憬来到医院的时候,现实却狠狠教育了他们——值班医生头也不抬,只是招呼男方先到门口填表去。
未婚夫闻言,突然火气直冲天灵盖,什么态度啊!
一个医院的医生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参与伟大事业的志愿者呢?最终,因为嫌弃医生“没有基础的礼貌”,捐精一事草草落幕。
“为什么为国家这么重要的事情,给捐精的人的体验会这么糟糕?”这位博主在视频的最后大声呼唤。
由于视频内容十分跌宕起伏,立刻就冲上了热搜,仅微博转发就超过了6万。
用网友的话总结就是:
每句话都超乎想象,每个场景都令人大跌眼镜,真正的喜剧大师在民间。
据称情侣双方都毕业自清华大学,以至于清华也被拉入了这场纷争。
但是,话又说回来,高知学霸捐精,算造福社会吗?捐精成功,为什么这么难?
国内到底有没有精子荒?
前阵子互联网上一直在传播各地招募捐精志愿者的通知,也引发了许多猜想,莫非,精子已经不够用了?
事实上,所谓的“精子荒”并不存在。
甚至,早在两个月以前,北京捐精就已经人满为患了,工作人员拒绝了许多“高质量”志愿者,并告诉他们:“实在要不了那么多。”
对于所谓的精子荒,国内的实际情况是:一方面需求在下降,另一方面供应却在上升。
据《财新周刊》报道,需求下降的原因,除了普遍生育意愿降低以外,还要得益于辅助生育技术的提高,以前一些男性导致的不育情况,现在的技术手段已经有能力解决。
供应方面,近年来各地都开设了精子库,其实精子荒的问题早已得到改善。
至于2月份各地发布捐精令,其实是由于疫情期间人们行动不便,部分精子库出现了临时短缺。
但随着上一拨号召,各地又都已经处于饱和状态,电话被打爆,捐精需排队,都已经是常态了。
在我们开篇的故事中,北医三院的医生态度或许没有那么完美,但是最近捐精人数暴增,他们确实工作量变大了很多。
为了提高工作效率,北医三院捐精办公室门口也写了:
合格期志愿者优先进入!
所谓“合格”,其实也是不低的要求——到医院来的每十个志愿者里,只有两个人能合格。因为捐精志愿者基数足够大,医院跟踪合格期志愿者的工作已经十分繁重。
接待医生的态度虽然称不上周到热情,但也算是情有可原……
那么,捐精成功率为啥会这么低呢?这届优质男性数量真的直线下滑吗?
西安交通大学一项研究统计了1981—2019年中国32.7万名中国男性的精子。他们发现,近40年间,中国精子浓度下降37%,精子总数下降28%。当然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,全世界都有此趋势。
但捐精通过率低的主要原因还是:以医疗使用为目的筛选精子,标准真的很严苛。
卫生部颁布的《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》和《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》对最基本的要求做出了规定:
中国国籍;
年龄22-45岁之间;
有以下情况不得捐赠:
精神病患者;
传染病患者或者病源携带者;
长期接触放射线和有害物质者;
精液检查不合格者;
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。
在此基础之上,各地对志愿者的软性筛选标准各有不同,通常来说,精子储备量越高的地方,对捐精志愿者的要求也越高。
比如,在身高的要求上,山东和陕西要求1米68以上,湖北和云南的规定都是1米65,云南只要求1米62,但北京的要求是1米7;
学历方面,北京和云南都要求大专以上学历,而湖北只需要高中;
其他方面,云南要求不能有大面积的文身,山东和北京都要求不能秃斑脱发。但北京的规定更为细致,志愿者还不能有600度以上的近视,甚至BMI也需要低于30。
〓 北医三院人类精子库,体检内容
可见,要成为合格的捐精志愿者,真的没那么容易……
而从各地的捐精号召令就可以看出,精子库最偏爱的,还数男大学生。
这是因为,一来,男性也有最佳生育年龄,20—30岁左右的男性精子活性确实更高;
第二,捐精过程漫长又复杂,捐精志愿者通常需要往返医院10次左右,而男大学生时间肯定比上班族更为灵活。
当然,没通过精子库筛选的男性也不必太过焦虑,毕竟是医学用途,即便没当成捐精志愿者,也不代表不能正常生育。
成为高质量男性,太难
能成为捐精志愿者,已经是一种荣誉了——这是医学上认证过的、名副其实的“人类高质量男性”。
一位叫“纯纯甘”的视频博主,曾经深入拍摄过高质量男性的运作过程,仔细地展示了这项神圣的生殖活动:
首先,取精环境没有任何让人心思绮丽的成分,一凳,一管,一电视而已。
〓 资料来源:up主@纯纯甘
墙上贴着取精的注意事项,就像没有护士的医务站,需要自己DIY,给毫无医学常识的自己打一发肌肉针。
志愿者周身是肃穆洁净的医院蓝,目及纯洁无瑕的水泥白。
这里正气凛然的电视里不会有任何内容,志愿者需要自带酒水,或者发挥奇思妙想。
一番操作之后,将取精杯放入窗口,这个窗口连着实验室,志愿者关门走人,身后事留给实验室的医务工作者,深藏功与名。
没有小护士,没有色情片,更不会有人辅助。
“纯纯甘”是在北京一家生殖中心医院做出的调查,其他地方或许有不同情况,但是有一点确凿无疑——
这,真的是一项伟大的医学服务……
而即使已经成为志愿者,拿到了“人类高质量男性”的金牌,这里仍然还是一场无形的雄竞大赛赛场。
捐精志愿者需要登记自己包括受教育程度、身高、体重、第二性征发育、兴趣爱好与特长相关的表格;
你的个人样貌在这里会得到具体的刻画,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,发量如何,皮肤白不白,是不是高鼻梁……
不要觉得意外,因为据统计,有很多来生殖中心的夫妇都需要更优质的精子,会提出“希望孩子高一些”的要求,同时也有“希望孩子会拉小提琴”的憧憬。
1米79的朋友第一次觉得自己离1米8这么遥远。
而那些二十年前,身高不到160的精子,已经渐渐无人问津了。
时代变了。
参与捐精活动,更是一场智慧与心眼子的较量。
比如,我有一个朋友。若干年前,他在一所不错的理工大学读书。
因为学校男生比较多,属于精子库“优质产业园”,医生会定期来学校呼吁大家捐精,辅导员也会定期发送捐精的群通知。
请问,哪个普通男大学生经得起“捐精成功送5000块营养费”的诱惑呢?
于是他和室友一起报名、一起去医院、一起体检,准备争当志愿者、共领5000块了——
但事实上他根本不想成群结队,因为他害怕室友通过,而自己落选。
“不行”像一把无形的刀,虽然此不行非彼不行,但这种微妙的竞争心理依然仍令人忐忑不安。
结果他果然落选了,好在他的室友也没有成功,甚至几乎整个班的男生都参加了遴选,最后只有2个人通过了考验。
数据显示,经过精液质量、传染病和遗传疾病三层筛选后,约80%的人会被淘汰,最终捐精志愿者合格率大概在15%和25%之间。
我的朋友一边叹息这项遴选的严格性,一边给失败找到了原因:
体检那几天他在打游戏,睡得太晚了。
被挡在门外的人有不甘,走进门的人同样很纠结。
比如最简单的,
当大家排队进行捐精活动的时候,到底应该在取精室逗留久一些,还是短一些?
从医学的角度讲,时间太长浓度高但是精子活性差,时间太短活性好,但浓度会低。
看惯秋月春风的生殖医院医生淡然表示,进入小房间的志愿者快则有几分钟,慢则一个小时,因为每个人阈值不同。
但毕竟是一项群体活动,大家排队进入,对于个体来说,时间短则面上无光,长则要别人等待……
所以很多人在里面会控制好时间,既不会太长也不会太短,有时结束也会休息一会,正好卡在“既不会给别人添麻烦,也不会引起侧目”的时间出来。
捐过精的博主“neo鹿子”非常诚实地说 :“我本来不紧张,但是想到我进去以后外面还有一堆猛男在排队,我就紧张了。”
而“纯纯甘”的拍摄中,她发现志愿者几分钟就离开了阵地,于是上前询问:“你好了?”
志愿者微微一笑:“好了啊,这个世界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美好。”
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还有捐精的志愿者说过,关上门以后,往往都是机械性劳动,和自娱自乐大相径庭。
院方提供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往往过于古典、索然无味、调子不昂扬,所以只能自己搜肠刮肚,寻找助兴小菜。
另一边,医院的生殖中心同样有自己难言的苦衷:
他们曾经也赶过潮流,贴过热辣美女泳装照,但很快就被人揭下偷走;
即使是现在被多数人嫌弃的“老土”碟片,工作人员也要小心翼翼看管好,生怕被人偷走……
果然啊,医院没有任何一个标识是没有道理的。
在我国,每个男人一生只能捐精一次,每个捐精者的精子可供五个家庭使用。
同时捐赠者和收货方采取双盲制度,也就是说你就算捐了精,此生也大概率见不到你生物学意义上的儿子。
在给需求方使用时,往往会做志愿者和受捐助家庭爸爸的面部比对,因为两个人长得越像越好,避免今后产生家庭矛盾,非常贴心。
〓 莫妮卡决定到精子捐献机构去挑选精子生孩子,结果带回的档案居然是乔伊的
说到底,性是一种隐私。不过,将性和生殖分开,用自己的细胞助力别人的繁衍梦想,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。
总而言之,捐精并不容易。但要提醒大家的是,无论如何,“富婆重金求子”都是不可能的啦!
作者|米利暗 杜都督 编辑|花木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