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家乡是每个游子内心深处的牵挂。前不久,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《“我的家乡我建设”活动实施方案》,引导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美好家园,促进人才、资金、技术下乡,汇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力量。
推动乡村全面振兴,关键靠人。据统计,2012年至2022年底,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到1220万人,为发展中的村庄带来了新思路、新活力。同时,乡村人才数量不足、老龄化趋势明显、结构失衡等问题依然存在。不少村干部反映,在规划村居环境、选准主导产业、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,村民们渴盼更多的发展引路人、产业带头人和政策明白人。
乡情乡愁是剪不断的纽带,成就一番事业后造福桑梓、泽被故乡,是延续至今的优良传统。共建家乡的热情召唤,总能触动在外老乡们的心弦。方案中提到的在村农民、大学生、能人、农民工、企业家等几类人才,在知识技能、资源资金、经验等方面各具优势,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。引导他们投身乡村建设,以浓厚的乡情来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,促进人才回归、资金回流、项目回投,有利于盘活农房、土地等资源存量,吸纳技术、资金等要素增量,形成要素集聚和村庄发展的良性循环。
吸引更多在外能人回得来、留得住、干得好,除了打好乡情牌,更要筑起“梧桐巢”。客观上看,农业项目通常投入大、回报慢,不容易在短期内见到实效,而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面,许多基础设施建成后都需要持续运营管护。支持相应人才主体长期参与,需要悉心呵护他们的干事热情,在用地、用电、资金等要素保障上给予更多精准支持,在亲属就医入学等公共服务上搭建绿色通道,提高各方面归属感,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。
鼓励人才到乡、返乡、入乡,归根结底是为了兴乡。从整个村的产业用地规划,到入户路怎么修、河岸怎么绿化,建设什么样的家乡,每个人心中各有模样。招才引智,如何更好满足村庄发展实际需要?在尊重乡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,尤需发挥好在村农民的主体作用,提升农户的参与度和受益面。引导返乡人才聚焦农民所急所盼,深挖乡土资源的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,确保村庄规划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、同自然资源禀赋相契合、同风土人情相协调、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一致,才能更好凝聚共识、汇聚人心、集聚力量。
应当看到,大学生到乡搞课题研究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大多都是利用假期时间,而农田水利、坑塘治理等小微项目的实施,也存在季节性安排。促进返乡人才各尽其用,不是要把各路人才“拴”在村里,而需要树立阶段性用才理念,“不求所有、但求所用”,由“刚性使用”向“柔性引进”转变,畅通城乡人才共享渠道。同时,也要创新联动对接机制,利用家乡群、沙龙等方式,搭建各类有形或无形的情感家园,鼓励引导各行各业人士共商村事,利用人才之间优势互补的化学反应,碰撞出更多助推乡村建设的真知灼见和灵感火花。
“我的家乡我建设”,从情感共鸣出发,做好政策保障,这场双向奔赴,必将惠泽故乡故土的山山水水,助力绘就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精彩图卷。